0%

Life is not Stubborn

所谓“人生不较劲”,是不和自己、他人、老天较劲之意。盲目较劲往往是人世间痛苦的根源,唯有具备不较劲的智慧,才能把劲儿节省和积聚起来,使在正确的方向上,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幸福。

人生不较劲

目录

序 i
知道自己要什么 001
不较劲的智慧 006
直觉优先 010
人性现象 012
当好自然之子 016
逆境也是生活 019
个性的风景 022
正常的生活 026
不和时间赛跑 030
通过做事而做人 033
处世待人 036
兴趣和素质 039
觉醒的力量 043
智慧引领幸福 047
财富和幸福 052
法治社会与公民幸福 055
灵魂的品质 058
灵魂另有来历 062
关于信仰 064
哲学的使命 069
哲学之用 076
精神生活 081
令人心碎的无奈 085
关于死亡的思绪 089
对女性说 092
性的境界 096
真实的爱情 100
珍惜和放下 105
婚姻,为爱筑一个好巢 107
论友谊 111
论道德 114
论感恩 121
生活大于政治 125
法治片言 129
文化片言 135
知识分子 141
教育的目标 145
教师的素质 151
论语文教学 157
父母怎样对孩子负责 161
读书的收获 166
读经典就像回家 172
文学艺术片言 178
小杂感 181
外二篇 183
两本书的网上互动 185
微博拾遗 202

多看笔记

盲目较劲往往是人世间痛苦的根源,唯有具备不较劲的智慧,你才能把劲儿节省和积聚起来,使在正确的方向上,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幸福。

知道自己要什么 一个人在世上生活,必须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一是应该要什么,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宝贵的、真正值得争取的。这就是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能够要什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最适合于自己的性情和禀赋。这就是准确的自我认识。有了这两条,内心就会宁静,行动就会从容。相反,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永远焦躁和拧巴,他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到头来仍不满意,怎么会满意呢,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能让自己满意。

在人生的旅途上,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什么是自己最想做也最能够做好的事情。也就是说,应该知道自己的志向和事业之所在。不过,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对此往往是不清楚的,这是一个逐渐清晰起来的过程。我想强调的是,你可能暂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但是,你至少必须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人世间充满诱惑,它们都在干扰你走向自己的目标,你必须懂得抵御和排除。事实上,一个人越是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他就越有把握找到自己真正要的东西。

价值观完全不是抽象的东西,当你从自己所追求和珍惜的价值中获得巨大的幸福感之时,你就知道你是对的,因而不会觉得坚持是难事。

人能否有好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观。一个价值观正确而且坚定的人,他知道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对重要的看得准、抓得住,对不重要的看得开、放得下,大事有主见,小事能超脱,心态自然会好。相反,倘若价值观错误或动摇,大小事都纠结,心态怎么好得了。

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之路的走向。人可以支配自己的价值观,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支配自己的人生之路的走向。在这个意义上,人是自由的。有了正确、清晰、坚定的价值观,不论世事多么复杂,道路多么曲折,你心里是踏实的。放弃对价值观的主动权,在价值观上随大流,是对你的人生的最大的不负责任

你有一个生命和一个灵魂,它们是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全部家底,也是此生此世唯独属于你的宝贵财产。所以,照看好生命和灵魂,让它们有一个好的状态,是你的基本责任。对于外部世界的一切,包括做事和交友,你都要依据是助益还是损害二者的状态来判断其价值,从而决定取舍。

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名声、财产、地位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可求而得之,但是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在如何活的问题上,你必须自己做主,盲从舆论和习俗是最大的不负责任。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是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

生存压力和精神目标 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我不主张清高,生存问题不解决,是清高不下去的。但是,内心一定要清醒,要有自己的精神目标,有和没有是大不一样的。有精神目标的人,他在解决生存问题时即能保持一种内心力量,不致被贫困压倒,也不致被诱惑败坏,而当他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就能及时地走上自己的人生追求之路,不再是为谋生而工作,而是真正拥有自己的事业。

分清自己能否支配 人生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分清什么是自己能够支配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支配的。对于自己不能支配的,你只能顺其自然。对于自己能够支配的,你要努力,至于努力的结果是什么,也不妨顺其自然。

不较劲的智慧 人生许多痛苦的原因在于盲目地较劲。所以,你要具备不较劲的智慧,这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不和自己较劲,对自己要随性。你要认清自己的禀赋和性情,在人世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不和别人攀比。 第二,不和他人较劲,对他人要随缘。你要明白人与人之间有没有缘和缘的深浅是基本确定了的,在每个具体情境中做到大致心中有数,不对任何人强求。 第三,不和老天较劲,对老天要随命。你要记住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但可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平静地承受落在自己头上的必不可免的遭遇。

如果可能,就做命运的主人,不向它屈服;如果不可能,就做命运的朋友,不和它较劲。

不要死在一件小事上 如果你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那件事多么小也会被无限放大,仿佛是天大的事。那么,调转你的视线吧,去看人间的百态,历史的变迁,宇宙的广袤,再回头看那件事,你就会发现它多么微不足道了。让你的心灵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上,你就不会死在一件小事上了。可悲的是,死在一件小事上的人何其多也。

思虑伤身,多思健体 思虑伤身,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琐事而忧虑、烦恼、痛苦,这种情况因为频繁发生而日积月累,事实上最容易致病。相反,有思考习惯和能力的人,能够以理智的态度和宽阔的胸怀面对人世间的事情,不但不会伤身,反而可以健体。那些想大问题的人,哪怕想的是苦难和死亡,比如苏格拉底和佛陀,身体都好得很。

对于每个人来说,直觉是自己的,是自己的天性和全部经验在瞬间发出的声音,而观念多半是外来的,是接受社会成见和他人意见的结果。

要率性,不要任性。二者的区别在于,率性是由健康的天性引导,顺应本我,不在乎功利、习俗和舆论;任性是被错误的情绪支配,固执己见,听不进良知的呼声和善意的忠告。

鉴于健康的天性如此稀少因而可贵,他人在评判时应当留心并予以爱护。鉴于错误的情绪如此多发因而讨嫌,自己在评判时应当警惕并加以克服。

傻和蠢 单纯的人也许傻,复杂的人才会蠢。这是我多年前写的一句话,现在仍觉得有理。单纯的人吃亏,往往是因为轻信别人的善良,这是傻。复杂的人吃亏,往往是因为高估自己的精明,这是蠢。二者都出了错,但傻情有可原,蠢罪有应得。二者都有可笑之处,但傻不失可爱,蠢而且可恨。

脸蛋 如果上帝给了你一张漂亮的脸蛋,你要留心,这是对你的灵魂的一个考验。如果你的灵魂平庸,这平庸会反映在脸蛋上,把漂亮现形为粗俗。

如果上帝给了你一张丑陋的脸蛋,你要宽心,这是给你的灵魂的一个机会。如果你的灵魂优秀,这优秀也会反映在脸蛋上,把丑陋修正成独特。

伟人和小人 精神意义上的伟人,心灵单纯而头脑深刻,可爱又可敬。相反,精神意义上的小人,心灵复杂而头脑浅薄,可厌又可怜。

嫉妒 嫉妒是人性,不因为嫉妒而失态乃至泄恨则是教养。我们无法压制人性,但可以做到有教养。

投射和移情 人是会爱自己的受惠者,恨自己的受害者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投射作用:施惠于人,心中积聚的是正能量,心中的光明也投射到了受惠者身上;加害于人,心中积聚的是负能量,心中的阴暗也投射到了受害者身上。其二是移情作用:施惠于人,自己也置身于受惠者的感恩心情中,因此心生喜爱;加害于人,自己也置身于受害者的怨愤心情中,因此心生仇恨。

同情是难的 幸福者陶醉在自己的幸福里,不幸者麻痹在自己的不幸里,都难以感应别人的不幸。所以,同情是难的。

到自然中去吧,面对山林和大海,你会越来越感到留在城市里的那一点名利多么渺小。当然,前提是你把心也带去。

春华秋实,万物都遵循自然的节奏,我们的祖先也是如此。但是,现代人却相反,总是急急忙忙怕耽误了什么,总是遗憾有许多事情来不及做。其实,即使你从事的是精神的创造,尤其你从事的是精神的创造,何妨也悠然而行,让精神的果实依照自然的节奏成熟。事实上,一切伟大作品的诞生,都一定有这样一个孕育的过程。做一个心满意足的好孕妇,是精神创造者的最佳状态。

当好自然之子是当好万物之灵的前提,生命越单纯,精神就越可能优秀。

为生命,人要好好做动物,遵循自然之道。作为灵魂,人要好好做人,听从神的旨意。

扰乱本性的两个东西 我们的本性最经常地被两个东西扰乱和扭曲,一是利益的争夺,二是流行的观念。庄子对此早有警示,称前者为“丧己于物”,称后者为“失性于俗”。

基本的智慧 人在世上生活,难免会遭遇挫折、失败、灾祸、苦难。这时候,基本的智慧是确立这样一种态度,就是把一切非自己所能改变的遭遇,不论多么悲惨,都当作命运接受下来,在此前提下走出一条最积极的路来。不要去想从前的好日子,那已经不属于你,你现在的使命是在新的规定下把日子过好。这就好比命运之手搅了你的棋局,而你仍必须把残局走下去,那就好好走吧,把它走出新的条理来。为什么我说是基本的智慧呢?因为你别无选择,陷在负面遭遇中不能自拔是最愚蠢的,而人在这种时候往往容易愚蠢。

接过来,然后放下 人活世上,难免遭遇痛苦,大至亲人亡故,爱侣别离,小至钱财损失,朋友反目。这类事一旦发生,不可更改,就应该用通达的态度来面对,简单地说,就是:把它接过来,然后放下。第一要接过来,在心理上承认和接受事实。坏事已经发生,你拼命抗拒,只是和自己过不去,事情本身不会有丝毫改变。第二,接过来之后,要尽快放下,不把它存在心上。你总存在心上,为它纠结和痛苦,仍然是和自己过不去,实际上是在加大坏事对你的损害。让坏事只存在于你的身外,不让它侵害到你的内心,这是最好的办法。当然,我们只能尽量这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

人生没有假如 我们都会说命运无常,可是,一旦厄运降临,往往会陷在假如厄运没有降临的思路里,把命运的突变感受为生活的毁灭,丧失掉继续前行的勇气。厄运好比上帝给凡人出的一道试题,测试其灵魂的品质。人生没有假如,已经发生的厄运,只有面对它,接受它,从而在命运的新的规定下走出一条新的路来。

事实上,如果你的心态平静而又积极,逆境的确也是一种生活。

对灵魂的检验 苦难检验人的灵魂的坚强和软弱,软弱的灵魂在寻常的苦难中一蹶不振。成功检验人的灵魂的高贵和卑劣,卑劣的灵魂在表面的成功中暴露无遗。

重视你的亲历亲见 我相信,每个人如果肯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亲历亲见,由此来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看法,那么人人都能说出一些让别人感兴趣的有价值的话。可惜的是,人们往往非常马虎地对待自己的亲历亲见,不愿花时间来回味和思索,留在记忆中的只是一些零乱的印象。于是,一旦开口说话,说出的多半是社会上的定见,自己的亲历亲见几乎不起作用,人云亦云遂成普遍现象。

和外部遭遇相比,内心经历是人生更实在也更精彩的内容。

人性的丰满与贫乏和世俗的成就与平凡的确是两回事。

职业·事业·人生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包括从政、经商、治学等,如果其中贯穿了你的精神追求,职业同时也就是你的事业。如果其中贯穿了你的生命感悟,职业生涯同时也就是你的人生历程。在许多人那里,这三者是脱节的,甚至只有职业,没有事业;只有职业生涯,没有人生历程。

个性的风景 个性发展是人类幸福的要素之一。每人都展现出自己独特的美,开放出自己的奇花异卉,每人也都欣赏其他一切人的美,人人都是美的创造者和欣赏者,这样的世界才是赏心悦目的人类家园。相反的情形是,人们追随舆论和时尚,互相模仿,面目雷同,世界成为插满假花的墓地。

你对你的独特性负有责任 世上有非凡之人,也有平庸之辈,这个区别的形成即使有天赋的因素,仍不可推卸后天的责任。一个人不论天赋高低,只要能够意识到自我的独特性并勇于承担起对它的责任,就都可以活得不平庸。然而,这个责任是极其沉重的,所以人们避之唯恐不及,宁可随大流、混日子,于是成为平庸之辈。

摆脱习俗和舆论的限制 那些妨碍我们成为自己的东西,比如习俗和舆论,我们之所以看重它们,是因为看不开。第一个看不开,是患得患失,受制于尘世的利益。可是,人终有一死,何必这么在乎。第二个看不开,是眼光狭隘,受制于身处的环境。你跳出来看,就会知道,地理的分界,民族的交战,宗教的倡导,这一切都别有原因,你降生于这个地方、这个民族、这个宗教传统纯属偶然,为何要让这些对你来说偶然的东西—它们其实就是习俗和舆论—来决定你的人生呢?摆脱了这些限制,你就会获得精神上的莫大自由。

两样最好的东西 老天给每个人两样最好的东西,这两样东西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是你的生命,二是你的天赋。人生的意义,就是好好使用和享受这两样东西。

禀赋与人生的定向 出自真心的喜爱,自发的不可遏制的兴趣,是一个人的禀赋的可靠征兆,这一点不但在教育学上是成立的,在人生道路的定向上也具有指导作用。

真正的活在当下,是每个当下都走在选定的人生正道上,无论明天发生什么,这一点不会改变,因此心里很踏实。既然最宝贵的东西是命运夺不走的,也就以此超越了命运的变幻。

分秒必争,时间就是金钱;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随波逐流,纠缠于眼前的凡人琐事,热衷于网上的八卦星闻……这些似乎都是活在“当下”。然而,这个“当下”只是时间的碎片,活在这个“当下”的也只是“自我”的假象。 真正的活在当下,恰恰是要摆脱功利、欲望、纷争、信息的干扰,回归生命的单纯,获得内在的宁静。这样,每一个当下都是生命本真状态的显现,因而即是永恒,而“自我”也因为与存在的整体连通而有了实质。

正常的生活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一定要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晚饭,餐桌上一定要有欢声笑语,这比有钱、有车、有房重要得多。钱再多,车再名贵,房再豪华,没有这些,就只是一个悲惨的孤魂野鬼。相反,穷一点儿,但有这些,就是在过一个活人的正常生活。

高质量的平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真正活得精彩的人一定不是急于求成之辈,其共同特点是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有足够的认知,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因而能够从容地走在这条路上,也从容地享受途中的收获。所以,从容是基本的好,有了它未必精彩,没有它肯定不精彩。

从躁乱到从容 人年轻时不容易从容,因为什么都想要,却又不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内心焦躁,行动忙乱。从躁乱到从容有一个过程,在其中起作用的诚然有阅历的增长,但仅此还不够。有的人阅历倒是增长了,经历了一些挫折,明白不可能什么都要,却仍然不知道自己该要和能要的是什么,结果不是变得从容,而是变得沮丧和消极。

满足和依恋 如果在一生中尽我之能品尝了人生的美好,也承受了人生的苦难,就可以算是不枉来这世界走一遭了。然而,正因为如此,只走一遭未免太少了。一个好的人生留给人的既是最大的满足,又是最大的依恋。

不和时间赛跑(之一) 一眨眼又一年过去了,真是太快了。年复一年,岁月飞逝,人不由得会产生分秒必争的紧迫心情。然而,我的原则是不和时间赛跑。时间分秒不停地在走,人怎么跑得赢时间呢,跑赢了岂不要累死,累死了也不知何所图。管它时间走得多么快,我就慢慢地走,按照自己觉得舒服的节奏走,享受每一个当下,欣赏沿途的风景。我不理睬时间,就当它不存在,静心做事情,安心过日子。我不向时间争分夺秒,不让我的人生成为争分夺秒的战场,这反而使得我的每一个当下都完好无损。

年龄·心态·觉悟 忽然想到了我的年龄。即使在老龄标准大大推迟的今天,我也不能赖在中老年交界的碑石前誓不挪步了。心态多么年轻,也阻挡不了时间加速度的步伐,曾经觉得非常遥远的半百、花甲,一眨眼已经都落在了身后。岁月无情,人生易老,对此真是无话可说。 然而,好的心态仍是重要的。这个好的心态,不是傻乐,不是装嫩,而是历经沧桑之后的豁然开朗。我体会到,人过中年以后,应该逐步建立两方面的觉悟,一方面是与人生必有的缺陷达成和解,另一方面是对人生根本的价值懂得珍惜。有了这两方面的觉悟,就会有好的心态。

状态比目标重要 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真正重要的不是目标,而是状态,只要状态是好的,就不必在目标问题上追根究底了,或者就可以说目标是对的。目标的价值不在理论上,而在实践上,就是为了让你的人生有一个好的状态。

观念的支配作用 观念对于心态和行为有支配的作用。比如走路,你步行去某地,为了办一件具体的事务,只想着快快走完这段路,你就会觉得走路是纯粹的支出,是一件苦事。相反,如果你把步行本身当作健体的运动,同样是快步行走,你却会觉得走路是完全的收入,是一件乐事。推而广之,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如果只是因为喜欢这件事本身,做事的过程就会是享受,如果是把这件事当作达到某个功利目的的手段,做事的过程就会是痛苦。

人的两个敌人 人有两个敌人。一个在外边,包括天灾人祸、不良制度、错误舆论以及来自他人的不义等等。一个在里边,是自己心中的贪欲、怨恨、狭隘等等。如果你被里边的敌人打败了,你就彻底失败了,你在外边的敌人面前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相反,如果你能战胜里边的敌人,大多数外边的敌人就都不能真正把你打败。当然,如果力量对比悬殊,你仍可能被打败,但你可以释然,因为你是人而不是神,你已经最大限度地尽了人的本分。

诚实地面对自己 做人最重要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在自己良心的法庭上公正地审视自己,既不护己之短,也不疑己之长,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足以使你能够哪怕在全世界面前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淡然面对哪怕来自全世界的误解和不实的责骂。

人品的试金石 有的人一有机会就不失时机地暴露其卑鄙的人格。比如哪怕只是做了一个办事员,手里有了一点小小的权力,他就立刻露出丑恶的嘴脸,即使你去办一个正常的手续,他也会百般刁难,以显示他的重要。 权力是人品的试金石,权力的使用最能检验出掌权者的人品。恶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折磨和伤害弱者,善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造福和帮助弱者,他们都从中获得了快乐,但这是多么不同的快乐,体现了多么不同的人品啊。

戒骄奢 骄奢是做人的大忌。骄,狂妄自大,是不知道人的渺小,忘记了自己不是神。奢,耽于物欲,是不知道人的伟大,忘记了自己有神性。二者的根源,都是心中没有神。心中有神,则可戒骄奢,第一知人的能力的有限,不骄傲,第二知物质欲望的卑下,不奢靡。

不卑不亢 平等待人,既表现在对下不亢,尊重比你弱势的人,也表现在对上不卑,这是以人性的方式尊重比你强势的人,表明你是把他作为人而不是身份来对待。不卑和不亢是同一品性的两面,不可分割,心灵高贵者必不卑亦不亢。同样,媚上者必欺下,对上奴颜婢膝和对下颐指气使也是同一姿势的两种场景。

随和不是圆滑 女儿内向,对许多事有不同看法,但不敢说,有时还说违心的话,为此很难过,觉得自己变圆滑了。我说:你的看法大家不理解,你就不必说出来,自己心中明白就可以了。你有时被动从众,只是不想让自己在人们眼中成为另类,这不是圆滑,而是随和。你性格如此,不要良心不安。为了谋利主动从众,那才是圆滑。

知分寸 与人相处要知分寸,不可滥用别人的好意。

宽容和超脱 对小恩怨、小得失、小是非不计较,这是宽容。对大恩怨、大得失、大是非不计较,这是超脱。宽容是温暖的,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一种善意和通透。超脱是冷峻的,已经超越人际关系的范畴,是用出世者的眼光来看世间事了。

不做无趣之人 人活世上,一定要有好奇心,一是对世界有探究的兴趣,二是对人生有体验的兴趣。也一定要有自己特殊的兴趣之所在,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这样他才会活得有意思,你和他相处也才会觉得有意思。一个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的人,他的生活是无趣的,他作为一个人也是无趣的。

兴趣和距离 对于外界的人和事,第一要有兴趣,第二要有距离,二者的平衡,便是观察和思考。

现实中的两种选择 人是智力动物,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方面。因此,职业与兴趣一致的确是莫大的幸运。 在现实中,人也许只有两种选择:最好是做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其次是尽可能喜欢上自己在做的工作。

据我观察,做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认真,而做小事不认真的人,多半也做不成大事。所谓天才不拘小节,是指不受习俗约束,而不是指做事马虎。由此我得出一个认识:认真是一种素质,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具备这种素质。 当然,认真的人不一定能做成大事,做成大事还必须有别的品质。

精神饱满地去完成必须做而未必有兴趣的事情,这是人生中必要的训练,毅力也是素质优秀者必备的品质。

觉醒的力量 人在世上生活,必须做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疑惑、困难、挫折,皆需要力量的支持。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一种内在的力量,就是觉醒。觉醒是人人可以开发和拥有的力量,也是人生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力量。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来自社会和朋友的帮助,若没有内在力量的配合,最多只能发生暂时的表面的作用。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你已经获得的权力、金钱、名声、地位,也许可以使你活得风光,但唯有内在的力量才能使你活得有意义。

人身上有三个最本质的东西。首先,你是一个生命,你因此才会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才会有你的种种人生经历。第二,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并且能够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你是一个自我。第三,和宇宙万物不同,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你还是一个灵魂。这三者概括了你之为你的本质。因此,人生有三个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

生命的觉醒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终归是一个生命。生命原本是单纯的,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是后来添加到生命上去的社会堆积物。既然在社会上生活,有这些堆积物就不可避免,也无可非议,但我们要警惕,不可本末倒置。生命的觉醒,就是要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牢记你是一个生命,对你的生命保持一种敏感,经常去倾听它的声音,时时去满足它的需要。

自我的觉醒 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一个自我。首先,这个自我是独一无二的,世上只有一个你。其次,这个自我是不可重复的,你只有一个人生。因此,对你的人生负责,实现你之为你的价值,是你的根本责任。自我的觉醒,就是要负起这个根本责任,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为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这可不是容易的事。人们往往受环境、舆论、习俗、职业、身份支配,作为他人眼中的一个角色活着,很少作为自己活着。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因为懒惰,随大流是最省力的,独特却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二是因为怯懦,随大流是最安全的,独特却会遭受舆论的压力、庸人的妒恨和失败的风险。可是,如果你想到,世上只有一个你,你死了,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活;你只有一个人生,如果虚度了,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你—那么,你还有必要在乎他人的眼光吗?

真自我的标志 一个人怎样才算成为了自己,做了自己人生的主人呢?我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一是在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有明确坚定的价值观,有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二是在事业的选择上自己做主,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人生中有真信念,事业上有真兴趣,这二者证明了你有一个真自我。

灵魂的觉醒 世间一切生命中,唯有人有自我意识,能够知道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一次性,知道自己是一个“我”。但是,无论你多么看重这个“我”,它终有一死,在人世间的存在是有限而短暂的。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人生究竟有没有更高的具有恒久价值的意义,此种意义不会因为这个“我”的死亡而丢失?其实答案已经隐藏在问题之中了,我们即使从逻辑上也可推断:要找到这种意义,唯有超越小我,把它和某种意义上的大我相沟通。那么,透过肉身自我去发现你身上的更高的自我,那个和大我相沟通的精神性自我,认清它才是你的本质,这便是灵魂的觉醒。

人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更高的自我,它和宇宙大我的关系也许不可证明,但让它觉醒对于现实人生却是意义重大。第一,人生的重心会向内转化,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重视精神生活。你仍然可以在社会上做大事,但境界不同了,你会把做事当作灵魂修炼的手段,通过做事而做人,每一步都走在通往你的精神目标的道路上。第二,你会和你的身外遭遇保持距离,具有超脱的心态,在精神上尽量不受无常的人间祸福得失的支配。

超越欲望才有幸福 叔本华说: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他的结论是:根本就不存在幸福这回事。 如果只在欲望层面上找幸福,叔本华的话是对的。欲望意味着匮乏,而匮乏就是痛苦,欲望的满足则意味着欲望的空白,而这就是无聊。比如肉体的欲望,食欲、性欲,不满足是痛苦,满足时顶多有短暂的快乐,然后便是无聊。又比如对金钱的欲望,钱少了是痛苦,钱多了,如果没有更高的目标,就会无聊,然后要去赚更多的钱,但钱再多也填补不了内心的空虚,即使你富裕得成了一个金钟摆,仍逃脱不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的命运。 然而,超越欲望的层面,叔本华的说法就不成立了。精神性质的愿望,其产生不是基于匮乏,而是基于内在的丰富,其满足又会激起更强烈的愿望,因此绝不存在痛苦和无聊的悖论,相反是快乐递进的良性过程。比如说,你渴望知识,喜欢读书,你会因此痛苦吗?当然不会,这类愿望本身就是令人快乐的。然后,你去满足你的愿望,你读了一本好书,读了许多好书,你会因此无聊吗?当然也不会,你只会感到充实。

两种不同的比较 只把物质的快乐视为幸福,只在物质的层面上和人比快乐,这样的人必定永远劳心劳力,无幸福可言。 为什么不做另一种比较呢?凡是真正品尝过精神的快乐的人,把它和物质的快乐做比较,一定都知道,它带来的幸福感远非后者可比。这样的人是不屑于和人比物质的快乐的。

幸福包容人生的正负体验 幸福是相对的,现实中的幸福是包容人生各种正负经历的丰富的体验。人生中必然遭遇挫折和痛苦,把它们视为纯粹的坏事予以拒斥,乃是一种愚痴,只会使自己距幸福越来越远。

一个人倘若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做人就一定会做得好,而这也就是幸福。反过来说,我们的确看到,许多人之所以生活得不幸福,正是因为没有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在做人上出了问题。在此意义上,智慧是引领我们寻求幸福的明灯。

幸福来自有意义的关联意义即关联,关联有两类。一类是我们的生活与有限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联,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出于精神动机从事的事业,皆属此类。另一类是我们的生活与无限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联,这实际上就是指对人生的超验意义的信仰。提供这种超验意义的那个至高境界无法证实,但唯有假设它存在,与它保持关联,才可使人生获得真正充实的幸福。 现代人发疯似的追求幸福,这种狂热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在于关联破裂,意义缺失,由此产生了人人痛心却无力战胜的内心空虚和外在冷漠。可是,人们往往找错了原因,反而愈加急切地追求物质,寻找表面的快乐,试图以之填满意义的真空,结果徒劳。

宗教与幸福的关系 追求幸福会面临两大威胁。一、沉湎于肉体的、物质的快乐,使人堕落,无缘于精神的幸福。二、人世间一切幸福会被死亡一笔勾销。宗教的主题是灵与肉、生与死的关系,就是要解除这两大威胁。 但是,宗教倘若推至极端,用灵否定肉,用死后的不朽否定生,就反而会损害人世间的幸福。

幸福这把尺子太小 那些伟大的灵魂,圣者如佛陀和耶稣,贤哲如苏格拉底和孔子,天才如尼采和梵高,生前或者贫困终身,或者受尽磨难,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评估,他们都是很不幸福的。幸福这把尺子太小,衡量不了这些精神伟人的价值。 不过,倘若把幸福定义为人性的伟大,他们又是最幸福的。

快乐的二原则 追求快乐无可非议,但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道德原则,你在追求快乐的时候不可给他人造成痛苦,不可损害他人。二是理性原则,你在追求快乐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埋伏下痛苦,不要损害自己。违背前一个原则,是卑劣,违背后一个原则,是愚蠢。其实卑劣者往往愚蠢,损人往往以损己告终。

积极的超然 真性情之人,不但有诗人的心灵,热爱人生,富于生活情趣,还必须有哲人的胸怀,彻悟人生,能够超然物外。倘若没有后者,人就会受外部事物和外在遭遇的支配,患得患失,生活情趣便荡然无存了。超然未必是消极的出世,反而可以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你和你的人生保持一个距离,结果是更能欣赏人生的妙趣。

幸福是多支点的 要敬业,不要唯职业。要创业,不要唯事业。生活的领域无比宽广,人生的内容丰富多彩,幸福是多支点的。

有钱的主要好处 爱默生说:有钱的主要好处是用不着看人脸色了。这也是我的体会。钱是好东西,有钱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使你在钱面前获得自由,包括在一切涉及钱的事情面前,而在这个俗世间,涉及钱的事情何其多也。所以,即使对于一个不贪钱的人来说,有钱也是大好事。 但是,钱不是最好的东西,不能为了这个次好的东西而牺牲最好的东西。一个人如果贪钱,有了钱仍受钱支配,在钱面前毫无自由,有钱的最大好处就荡然无存了。

钱是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所以,第一,不能为这个好东西把最好的东西丢掉了;第二,只要不丢掉最好的东西,这个好东西越多越好。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就是生命的单纯和灵魂的高贵。

人生的两个简单 人生应该力求两个简单:物质生活的简单,人际关系的简单。有了这两个简单,心灵就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宁静。 现代人却在两个方面都复杂,物质生活上是财富的无穷追逐,人际关系上是利益的不尽纠葛,两者占满了生活的几乎全部空间,而人世间的大部分烦恼就源自这两种复杂。

幸福无非是生命和心灵的满足,而很少的物质就能使生命满足。再多的物质也不能使心灵满足。

多余的财产 贫困是苦,小康是福,大富是福是祸则不好说。我对物质的要求十分简单,衣食无忧足矣,超出于此的财产基本上与我无关。据我观察,多余的财产之成为负担和烦恼,远甚于成为享受。当然,关键是心态,你把它们视为可有可无,它们也就真的若有若无了,得不会成为负担,失不会造成烦恼。

在低层次上,是生存获得了基本的物质保障,这本身不是幸福,然而是幸福的前提,不得不为生存挣扎的人仍然生活在动物的境遇中,绝无人的幸福可言。在高层次上,是对良好的生活品质和精神品质的追求。一个好的社会,第一要使其成员的生存条件有基本的保障,第二要使其成员的更高追求有适宜的环境。

一方面保护公民自由使之不受他人的侵犯,另一方面约束自己的权力使之不侵犯公民的自由,如此来为公民争取幸福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质言之,政府的责任不是直接向人们提供幸福,而是保护人们追求幸福的自由。

肚子、脑子和心灵 对于饥饿者,肚子最重要,脑子不得不为肚子服务。吃饱了,肚子最不重要,脑子就应该为心灵工作了。人生在世,首先必须解决生存问题,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了,精神价值就应该成为主要目标。如果仍盯着肚子以及肚子的延伸,脑子只围着钱财转动,正表明缺少了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器官”—心灵,因此枉为了人。

人类各项基本价值的核心 生命和灵魂是人类各项基本价值的根据,人类的一切好东西都是建立在对它们的珍视上面的,都是在以某种方式尊重和爱护它们。 比如说,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灵魂的丰富;道德在于生命互相的同情和灵魂互相的尊重;信仰在于敬畏生命和提升灵魂;法治在于保护生命和灵魂的权利;教育在于生命和灵魂的健康生长;艺术在于生命和灵魂的自由表达。

人人都有一个生命和一个灵魂,它们是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和灵魂强健,对生命和灵魂保持敏锐的感觉,是幸福感和创造力的源泉。

对灵魂的检验 人生中有两种情境最能检验人的灵魂的品质,一是苦难,二是成功。苦难检验人的灵魂的坚强和软弱,坚强的灵魂在巨大的苦难中仍能昂然屹立,软弱的灵魂在寻常的苦难中也会一蹶不振。成功检验人的灵魂的高贵和卑微,高贵的灵魂在伟大的成功中仍能谦和淡定,卑微的灵魂在渺小的成功中也会得意忘形。

有灵魂者必有问题。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说到底都是要在人的基本困境中寻求拯救之道。一个人能够真切地把人类共同的问题完完全全感受为他自己的问题,这确证了灵魂的强大。

远离市场和广场 我厌恶人群聚集的地方,远离市场和广场。在市场上,人是经济动物,在广场上,人是政治动物,二者都使灵魂受到漠视和压迫。

精神的距离 每个人都是一个灵魂,每个灵魂都是独立的—这个观念使我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能保持一种精神的距离,在此距离中,一切冲突都被容忍,一切差异都受到尊重。

灵魂另有来历 灵魂和身体是不可分的,它必须寄寓在一个身体里,而且常常不能支配这个身体的遭遇。灵魂和身体又是可分的,它能够对身体的遭遇做出一种反应,确定一种态度。由一个人的遭遇,我们无法判断他的灵魂,由他对遭遇的反应和态度,我们可以相当准确地做此判断。 所以,灵魂另有来历,在身体的经历中显示。 所以,灵魂对于身体能帮就帮,帮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但永远要站在身体之上,保持自己的自由。

尊重灵魂的神秘性 鉴于人的灵魂的神秘性,人与人之间的完全沟通是不可能的,因而不同程度的隔膜是必然存在的。既然如此,任何一种交往要能继续下去,就必须是能够包容隔膜的。尊重灵魂的神秘性,不要试图去探视他人心灵里的秘密,这是一切交往的原则,最亲密的交往也不例外。

信仰是对伟大精神价值的信奉和坚守,如果你心中有它,那就根本不需要远道去寻找,如果你心中没有它,那就去哪里都不可能找到。

经在路上,神在心中。

真正的善良一定是朴实的、温暖的,不会对他人造成压力。

真正有信仰的人对于自己的灵魂追求是认真的,对于他人的信仰选择则是宽容的。

佛教更是如此。佛教的核心是智慧,即对人生真理的思考和彻悟,一切修行方法和仪式都以此为终极目的,其作用是帮助你正确地思考,而非不要思考。今日社会精英信佛教者众多,但常是满足于修行和仪式之层面,缺失智慧的核心,在信仰问题上甘当大众。人们也许可以由此发问:在信仰问题上的这种不思,是否表明这些人在精神层面上的确是大众?

有一种习惯叫信仰 我谈论上帝,常常是指一个至高的立足点,要站在这个立足点上看人生和世事。事实上,如果你站在宇宙大全—也就是神—的高度看世间的万物和自己的人生,如此养成习惯,也就是有了信仰。对于有这个习惯的人来说,神好像是附了体一样,神的确是存在的。

一切信仰的共同点 信仰是可以有、事实上也的确有不同的形式的,不只是基督教一种。然而,形式可以不同,但人必须有信仰,而一切信仰的共同点是把灵魂看得比肉体更重要,唯有如此,人在活着时才有方向,在临死时才会安详。

不同的反应 偶像倒塌之时,粉丝们一哄而散了。 信仰破碎之时,信徒们仍在废墟上守护真理。

现世和后世 问:对您来说现世和后世哪个更重要?人在现世应当遵从自己的欲望吗? 答:有没有后世,我不知道,在此意义上,现世更重要。问题是现世中什么重要?我的标准:假定有后世,那在后世中仍能延续的,便是现世中最重要的。各种宗教都告诉我们,那就是灵魂。让我们在现世中关注灵魂,这是宗教的伟大教育功能。对于欲望,正确态度既非压制,亦非放纵,而是在灵魂引导下满足和升华。

哲学无非是做两件事 康德说:世上最使人敬畏的两样东西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哲学无非是做两件事,一是思考头上的星空,世界的本相,二是思考心中的道德律,做人的道理。

在自己身上战胜时代 人们常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说法完全歪曲了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追问生命整体的意义,所要寻求和坚持的是某些超越于个别时代的永恒的精神价值。因此,恰恰相反,哲学应该站得比时代精神高,立足于永恒,对时代精神进行审视和批判。 不过,当哲学家要履行这个职责时,会遭遇极大的困难。哲学家也是人,虽然心系永恒,却仍然不得不生活在某一个具体的时代,与这个时代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时代的一员,哲学家也会感染时代的疾患。但是,哲学家只是“时代的养子”(尼采语)。哲学家仿佛是直接由天地精神所生,只是偶然地寄养在这个时代罢了。时代是他的养母,他反对这个养母的坏品性,反对这个养母在他身上造成的坏品性,乃是为了捍卫源自天地精神的他的纯洁的天性,亦即捍卫天地精神本身。因此,“在自己身上战胜时代”(也是尼采语)便是哲学家履行其职责的必然方式。

哲学与政治的不同 哲学着眼于永恒,要解决的是生命意义问题,政治着眼于一时一地,要解决的是国家利益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问题,二者的目标和任务截然不同。因此,一方面,不可试图用政治的方式来取消或解决本来属于哲学的问题。另一方面,哲学家也不可过于关注和参与政治事务。哲学家可以关心政治,但要用哲学的方式来关心,作为对人类最基本价值的坚守和思考,哲学对政治发生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然而是根本性的。具体的政治问题应该让政治家去操心。一个国家治理得越好,为政治操心的人就越少。相反,借用尼采的话说:“任何一个国家,倘若还要除政治家之外的其他人来为政治操心,就必定治理得很糟,它活该毁在这么多政客手中。”

哲学没有标准答案 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在这个定义中,请注意两个关键词。其一,根本问题。哲学不只是方法论,如果你撇开根本问题,只是琢磨用什么聪明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枝节问题,你就仍然与哲学无缘。其二,思考。哲学不是教条,如果你放弃独立思考,只是记诵一些现成的结论,你离哲学就比没有学这些教条的时候更远了。 哲学上的根本问题,比如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原是没有最终答案的,更不存在所谓标准答案。如果有一种哲学宣称能给你一个标准答案,那一定是伪哲学。哲学的原义是爱智慧,什么是爱智慧?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是最好的注解,就是绝不肯糊里糊涂地活,一定要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可是,教条式的哲学教学做的正是相反的事情,恰恰是要给你一个不思考的人生。

哲学上的独创性 哲学上的独创性,其根源在于一个哲学家的独特的内在体验,在于这种体验的力度和深度。如果没有,脑袋再聪明,工作再勤奋,也不过是搜罗更多别人的意见,对之做一番整理和转述罢了。

哲学家必须诚实 真实地生活和体验,这是一个前提,在此前提下,哲学家还必须诚实地思考和写作。他的作品有两个特点。一是明白,从不作似是而非之论。所谓似是而非之论是那样一些意见,作者自己并不真正相信它们,只是用来哗众取宠,它们充斥在出版物之中。二是质朴,甚至排斥诗意的或修辞的辅助手段。这很好理解,一个人在对自己说话时当然不会用美文的。

深刻内涵的简洁。

哲学就是谈心 最早的哲学家,比如孔子、苏格拉底,都不设课堂,不留文字,其从事哲学的方式是和年轻人谈心。无论中西,谈心是最原初的哲学活动。 为什么要谈心?因为有困惑,而且是对世界和人生的大困惑。所以,谈的也是世界和人生的大问题。哲学就是要把世界和人生的大道理想明白,这叫做爱智慧。 我相信,好的哲学家在和人谈心之前,必定是经常和自己谈心的。他自己有大困惑,然后才有大开悟。哲学首先是和自己谈心,有了心得,不妨也向别人说一说。那些从不和自己谈心的哲学家,当然也不会和人谈心,于是我们从他听到的就只是说教了。

哲学让你有好的心态 哲学的用处是让你有一个好的心态。我们平时过着具体的日子,做着具体的事情,有顺心的时候,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有快乐,也有苦恼、困惑、纠结。哲学就是让你从这个局部中跳出来,看一看人生的全景,想一想人生的大道理。大道理之一,是人生中究竟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这就是价值观。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你就会有好的心态。你再回到局部里去的时候,对于重要的东西,你就能看得准、抓得住,对于不重要的东西,你就会看得开、放得下了。你仍然在过着具体的日子,做着具体的事情,但心态不一样了,境界也不一样了。

想明白大问题,对于解决小问题也会有作用。可能的作用有二。其一,拓宽了视野,用大道理管小道理,解决小问题时有了原则和方向。其二,拓宽了胸怀,对原来纠缠你的小问题看得开也放得下了,不解决也解决了。

人类的知识在进步,基本的人性和人生的基本道理则是不变的,这方面的智慧和洞见具有恒久的价值。

人生道理不明,遇事想不开,郁结于心,便成心理疾患。人生道理不明,见利起贪心,失足于行,便成道德污点。心理疾患害己,道德污点害人亦害己,可见明白人生道理之重要,哲学之具有拯救作用。心理治疗和道德劝诫都必须有哲学的内涵,如果没有,心理治疗只是治标,道德劝诫只是说教。

哲学就是让我们暂时解除透视原理,仿佛还原一幅宇宙和人生的全景图。在这幅全景图上,我们把远景拉近看而知其大,把近景推远看而知其小,对事物的大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仍会把近景看大,但心中已知其小,不会完全受其支配了。

从前的哲学是谈心,现在的哲学是说教。 哲学的两大目标:享受生命的快乐;克服死亡的恐惧。 哲学是让你暂时跳出由身份所决定的责任,作为人想一想你对自己人生的责任。 一个人真正进入了对大问题的哲学思考,就会觉得一切小问题都是不值得想的。 哲学教你用宇宙的眼光看事物,看到天大的事也只是小事。 有两种想明白:逻辑是小明白,智慧是大明白。 西方哲学史上的大哲学家个个独特而精彩,但我们的教科书是怎样粗暴而无知地对待这些伟大的脑袋啊。

真正的善良是不会让人感到有压力的,这给了我们一个辨别真假善良的标准。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有巨大影响,在我看来,最重要影响有二。其一,如果父母相爱,家庭和睦,孩子在爱和快乐的氛围里度过童年,他的人生就有温暖明亮的底色,可保心理健康,情商良好。其二,如果父母自身素质比较高,给孩子以心智上的熏陶,同时有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童年,可保人格健康,心智发育良好。

父母怎样对孩子的将来负责 做父母的当然要对孩子的将来负责,但只能负起作为凡人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悉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乐观坚毅的性格,使他具备依靠自己争取幸福和承受苦难的能力,不管将来的命运如何,都能以适当的态度面对。至于孩子将来的命运究竟如何,可能遭遇什么,做父母的既然无法把握,就只好不去管它,因为那是上帝的权能。

一个孩子如果他现在的状态对头,就没有必要为他的将来瞎操心了。如果不对头,操心也没用。而且,往往正是由于为他的将来操心得太多、太细、太具体,他现在的状态就不对头了。

对于后一半,你们倒是可以起很大作用的,就是给他以正确的教育,使他在心智上真正优秀,从而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难。

家长怎样对待应试教育我认为,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应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给素质教育加分,以弥补学校里素质教育的缺失。这当然要求家长自身具备较高的素质,从而能够在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艺术熏陶等方面给孩子以影响和指导。二是给应试教育减负,以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功课压力,家长至少不应该再加压,在课外给孩子加上各种培训班、补课班的重负。家长自己能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应试成绩,也会使孩子在心理上轻松不少。相反,家长的紧张心理和苛责行为往往是笼罩在孩子心灵上的最浓重的阴影,是导致孩子痛苦乃至崩溃的直接原因。

在心理上给孩子减压 在应试体制下,孩子身心承受巨大的压力,家长不但不应该再加压,而且至少要在心理上给孩子减压。我就是这样做的。每次考试前,我都会对女儿说:考咋样就咋样,考砸了也没关系。她在全年级的排名基本上是二三十名,我就跟她约定,保持这个水平就行了。有一次期末考试,她考了个年级总分第一,我批评她说:怎么违背了约定?下不为例。她知道我一向不看重考分,她的心态因此也从容淡定。

不可把孩子教育成小绵羊,盲目服从社会的成规。正确的目标是,让孩子既能明白公共生活的若干基本准则,培养自制、友爱、仁慈等美德,又能学会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坚持独立思考,培养自信、勇敢、正义等美德。

渐行渐远 女儿上高中,住校了,家里冷清了不少。想起我也是高中住校,大学异地,离父母渐行渐远,渐渐自己走人生之路了。那么,现在让我接受同样的事实吧。孩子只是暂时寄养在父母这里的,送行的一天必将到来,你会惦念,但不能同行。孩子必将自己走人生之路,你可祝福,但无法支配。

做好监护人即可安心 做父母的要明白,无论多么心肝宝贝,孩子也只是暂时寄养在你们这里的,你们只能做孩子的暂时监护人。我不只是指孩子迟早会长大,独立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送行的一天必将到来,你们再舍不得也不可能与之同行。我的意思比这深刻得多。父母所生的只是孩子的身体,而非灵魂,我相信灵魂必定另有来源,而这来源决定了它在人世间的走向。由此可以解释,不管父母多么精心地设计和运作,孩子的未来并不听从你们的安排,往往还使你们大吃一惊。所以,父母的职责是做好监护人,给孩子身心成长一个好的环境,做到了这一点即可安心。至于孩子将来终于走了一条怎样的路,那不是你们能支配的,荣耀不是你们的功劳,黯淡不是你们的过错。

看一个学生的心智素质好不好,我就看他是否具备了两种能力,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喜欢学习和善于自学。这样的能力,一方面诚然也可以体现在功课上,比如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能够比较轻松地对付考试。但是,另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课外阅读上,课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和禀赋自由发展的主要空间,素质优秀的学生一定不会舍弃这个空间的。我由此得出了一个衡量学生素质的简明尺度,就是看课外阅读在他的全部学习中所占的比重有多大。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即使功课稍差,他将来的作为也定能超过那种功课全优但毫无自主阅读兴趣的学生。同样,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水准,我也要看是否有浓厚的阅读风气,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占的比重有多大。

阅读提升精神素质 人的精神属性可以相对地分为智力、道德、情感,与此相应,素质教育可分为智育、德育、美育,而阅读好书则是提升这三种精神素质、进行这三种教育的最佳途径。第一类是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著作,阅读这类书籍的目的是培育思想尊严,拥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类是伟人和优秀人物的传记,阅读这类书籍的目的是培育爱心、良心、社会责任心,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第三类是文学作品,阅读这类书籍的目的是培育诗意和创造情怀,拥有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阅读可以养生 阅读不但可以养心,而且可以养生,使人心宽体健。人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灵支配,忧虑往往致病,心态好是最好的养生。爱阅读的人,内心充实宁静,不易陷入令人烦恼焦虑的世事纷争之中。大学者中多寿星,原因就在于此。 阅读还可以救生,为人解惑消灾。人遇事之所以想不开,寻短见,是因为坐井观天,心胸狭窄。爱阅读的人,眼界开阔,一览众山小,比较容易超脱人生中一时一地的困境。

阅读甚至可以优生,助人教子育人。父母爱阅读,会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子女产生不教之教的熏陶作用。相反,父母自己不读书,却逼迫孩子用功,一定事倍功半。

读书的收获有两种。一是通过读书知道了自己原来没有当然也就不知道的东西,这样收获到的东西叫知识。二是通过读书发现了自己原来已经有但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自己感悟到的,但好像一直沉睡着,现在被唤醒了,激活了,因此获得了生长、开花、结果的机会。这样收获到的东西,我称之为智慧。

阅读怎么改变命运 人们常说:阅读改变命运。在我看来,此话可有两种含义。其一,读那些所谓“有用的书”,也就是接受正规教育,获取专业知识,这样可以改变你的外在命运,改变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其二,读那些所谓“无用的书”,那些哲学、宗教、人文方面的书籍,未必能改变你的外在命运,但能改变你的内心世界,使你拥有智慧、信仰、丰富的心灵生活,拥有一个强健的灵魂,因此也就改变了你与外在命运的关系,从而在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后一种改变是更可靠也更重要的。

读无用的书,做有梦的人 读无用的书,做有梦的人。这是我给一家民营书店的题词。书分有用和无用,有用的书关乎生计,无用的书关乎心灵。人分有梦和无梦,无梦的人是生计的奴仆,有梦的人是心灵的富翁。无梦的人生是乏味的,与无梦的人相处也是乏味的。人生在世,生计之外,还是得讲究个味。

有形的知识不重要,书籍的价值仅在于提供精神营养,而精神营养是无形的,因为它倘若真正起了作用,就必定已化为了你的血肉。

精神地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读书也是一种行路,是行走在人类精神的世界里。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旅行者,阅读是我在勘测人类精神世界的地图。

阅读过程的快乐 藏书多当然不等于博学。如果拥有书籍,不必读它们,就能占有其中的知识,那该多么省力。我要立即补充一句:那该多么没意思。可见阅读本身是莫大的快乐,如果取消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思考、质疑、感悟等等,质言之,取消了自己心智的积极参与,那客观呈现的知识对于你就无甚价值。

人生不可缺的两个朋友 人生不能没有朋友。在一切朋友中,有两个朋友是最不可缺的。一个朋友就是你自己,是你身上的那个更高的自我。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更高的自我,哲学家称之为理性,基督教称之为灵魂,佛教称之为佛性,但它常常是沉睡着的,你要去把它唤醒。为了使这个更高的自我变得丰富而强大,你还必须有另一个朋友,就是那些好书,活在好书里的那些伟大的灵魂。

寄语今日青年:要做大师的学生,不做偶像的粉丝。唯有如此,你们才能超越时尚,进入文化。

人的高贵在于拥有思考真的头脑,体验美的心灵,追求善的灵魂,在大师们的熏陶下,我们知道了人可以达到的高度,人生有了精神目标,卑微者就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高贵者。

读经典就像回家 卡尔维诺谈经典的两句话,我觉得也说出了我读经典的感觉。一是初读就像是重温。人文经典所探究、叙述的主题,无非是人性和人生,我对之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因此并不陌生。二是重温就像是初读。大师毕竟是大师,所展现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因此常温常新。结合这两种感觉,我觉得读经典就像是回到了我久违的真正的家,既似曾相识,又不断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其实,这个家就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故乡,而经典则是带领我们回家的向导。

读经典的基础也是通过读经典来打的。经典的共同之处是有很高的含金量,但它们在文字表达上也有深浅难易之别,你可以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本身就是一个逐步打基础的过程。相反,如果你总是读那些平庸的书,即那些没有含金量的书,就永远不可能学会识别和欣赏金子,永远不可能具备读经典的基础,只会离经典越来越远。

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其中凝聚了对人类基本境况的观察和思考,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现在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和网络媒介的强势对于阅读经典的确造成了巨大冲击,我认为是很可悲的。不过,事实上,经典作品仍在源源不断地出版,证明它们仍拥有基本的读者群,火种仍在传承,绝不会熄灭。

影响不是目标 一个好的作家并不把影响读者当作自己的目标,他通过作品探究人生,思考社会,贯穿于其中的精神力、价值观自会对读者产生影响。

《人生不较劲》书摘及感悟

书籍的价值
叔本华说:期望一个人记住他读过的全部书籍,恰如期望他能在体内储存他吃过的全部食物。这个比方打得有些极端,因为在事实上,无论谁都不可能、即使可能也不愿意在体内储存吃过的全部食物。但是,世上确实有过目不忘、满腹诗书的记忆天才。我相信,叔本华的意思应该是:有形的知识不重要,书籍的价值仅在于提供精神营养,而精神营养是无形的,因为它倘若真正起了作用,就必定已化为了你的血肉。——周国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读书也是一种行路,是行走在人类精神的世界里。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旅行者,阅读是我在勘测人类精神世界的地图。——周国平

阅读本身是莫大的快乐,如果取消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思考、质疑、感悟等等,质言之,取消了自己心智的积极参与,那客观呈现的知识对于你就无甚价值。——周国平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精神巨人,他们高瞻远瞩,各人依凭自己的心性看见了不同的奇异风景。我们不是巨人,但何妨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去欣赏一下他们眼中的那奇异的风景。我们不是伟大的人,但何妨阅读伟大的著作,去体会一下人的伟大可以达到何种高度。是的,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最直接、最现成的方式。——周国平

怎样教孩子处世做人
孩子幼小时,一直生活在父母羽翼的庇护之下,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上小学后,情况大变,一下子进入了某种带有强制性的秩序之中,以及某种相对陌生的人际关系之中。他会遭遇许多矛盾,他的极其有限的经验完全不足以对付,因而疑惑丛生。——周国平

事实上,他已经开始面对如何处世做人这个大问题了。细究起来,最基本的矛盾是个人自由和社会规则之间的矛盾,而这正是贯穿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法律、道德领域的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最困难的是如何把握好二者的度,各个学派对此亦是众说纷纭。对于个人来说,个性与社会性的冲突也是贯穿终生的,而儿童时期是其肇始,打下一个正确解决的基础是特别重要的。怎样让孩子既能自由成长,又能适应社会,这同样是令父母们苦恼的问题。我想强调的是,父母在引导孩子思考这类问题时,也要把握好度,不可把孩子教育成小绵羊,盲目服从社会的成规。正确的目标是,让孩子既能明白公共生活的若干基本准则,培养自制、友爱、仁慈等美德,又能学会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坚持独立思考,培养自信、勇敢、正义等美德。
——周国平

在学校遵守学校的制度,离开学校遵循自己的原则。当在集体中(公司、团队、朋友圈)个人意志和集体产生矛盾,首先告诉大家:我保留我的意见不改变,但是我遵从集体的决定。(简单粗暴的说,就是:要么忍、要么滚、要么狠)不要试图改变别人,更加不要试图改变集体,可以表明立场,但是不要螳臂挡车。有些人傻啦吧唧的跟领导作对,有那功夫多学习,早日赶超就完了,人生道路石头多了,绕道走就完了,非得挨个搬走,猪八戒都没那么傻。狠人另当别论,但是千万别以为自己狠,因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今日学校里作文教学有两大弊病。一是造假,诱导甚至逼迫学生伪造符合意识形态导向的经历和感受。二是媚俗,鼓励甚至要求学生用搜集来的华丽词句—所谓好词好句—表达那些伪造的经历和感受。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假的、空的、千人一面的,以此败坏了学生真实感受、独立思考和诚实表达的能力,恰恰起了相反的作用。——周国平

所以都要学习写作,目的不在写作本身,而是为了培养真实感受、独立思考和诚实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个人整体文化素质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道德主义的逼迫下,假大空已成学生作文的通病。写假话甚至是一种硬性要求。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既没有好的文字,又没有真实的“我”,真实的生命和心灵,遑论相互照亮。——周国平

我承认,在这个信息时代,我是一个落伍者。无论何处,人手一部手机,大家都在埋头专心地接收和传播信息,每见这个情景,我就觉得困惑不解。我坚定地认为,一个人完全不需要知道许多信息,只需要知道与自己的生活和心灵真正有关的东西,那超出的部分不但无用,而且挤占了有用东西的空间,扰乱了内心的秩序。这就好比进食,有足够的营养即可,用不着摆一大桌菜,那多余的全都浪费了,硬吃下去则阻碍了营养的吸收,扰乱了消化的秩序。——周国平

一个人如何对待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比他自己持有何种观点更能反映他的文明程度。对不同观点施以谩骂、语言暴力、道德审判,这种方式所体现的国民素质是专制的肥沃土壤。——周国平

用哲学课取代品德课
中国历来是德育大国,四书五经皆道德文章,格物致知亦仅是修齐治平的手段。在今天的世界上,也大约只有中国在中小学开设德育课。可是,为何国人的道德现状仍然堪忧,值得反思。道德并非孤立之物,而是人生智慧和觉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体现。所以,应该用真正开启人生智慧和觉悟的哲学课取代意识形态灌输的品德课。否则,今天你教孩子说你自己不信而他不懂的话,明天他就会对任何人说他自己不信的话。——周国平

对亲近者不挑剔
夫妻容易发生争吵,因为亲近之人往往挑剔。当然也有不争吵的夫妻,情况可能有二。一是双方或其中一方内心已足够疏远,到了不屑于挑剔的程度。二是双方或其中一方有足够好的教养,摆脱了对亲近者挑剔的本能逻辑。是的,对亲近者挑剔是一种本能,而警惕这种本能,做到对亲近者不挑剔,则是一种教养。——周国平

永远不要怨恨
两人因为相爱在一起,不管时间久暂,都是美好的。有朝一日分手了,请不要互相怨恨,而应该感谢对方给了你一段美好的时光。有人说,到头来发现,对方其实并不真爱自己,只是利用和欺骗了自己。我说,即使如此,你也不要怨恨,而应该蔑视。怨恨仍是强烈的感情,人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节省感情,蔑视就是不动感情,不把感情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周国平

夫妻为何会离异?我的回答是:因为没有了亲人的感觉。如果亲人的感觉还在,即使其中一方移情别恋,也一定会万分踌躇,难下离异的决心。相反,如果双方已不是亲人的感觉,而是友人的感觉,离异就会是一个理性的决定。当然,如果双方已成路人甚至仇人,不离异就太荒谬了。——周国平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不思会糊涂,只思不学会枯竭,学和思不可偏废。我还想加上两个东西:感和悟也不可缺少。感,是对生命悲欢的感受,悟,是对人生真理的体悟,二者是每个人在亲身经历中的精神收获。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感是学和思的依据,悟是学和思的目的。如果没有感和悟,学和思都失去了内心的基础,学就成了表面的知识,思就成了抽象的推理。学,思,感,悟,这四者组成了人的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周国平

有的夫妻是没有精神交流的,原因就是——没有人生感悟呗!连学习思考都费劲,还会感悟?
学和思是自己的事,感和悟是需要交流的。其实不交流也无伤大雅,关键还强迫对方也不许感悟(呵呵),我就见过这种,这就是周国平所说的——粗糙的耳朵。其实还是人品不行,无法善待对方,太自私了。

爱情——其实是精神契合
婚姻——需要继续占有和保持这种契合,不舍得失去共鸣,进而用法律约束对方不许跑。
没有爱情,婚姻一样维持,同事朋友也没有爱情,不一样共事共同玩耍吗?
所以相怨相恨的婚姻啊!活该~都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及企图心,达不成既定目标才会原形毕露。
过个日子能有多难?比工作还难?(花钱难道比挣钱难?)非得难上加难、没事找事。

哲学的拯救作用
现代人容易有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哲学问题,皆源于不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人生道理不明,遇事想不开,郁结于心,便成心理疾患。人生道理不明,见利起贪心,失足于行,便成道德污点。心理疾患害己,道德污点害人亦害己,可见明白人生道理之重要,哲学之具有拯救作用。心理治疗和道德劝诫都必须有哲学的内涵,如果没有,心理治疗只是治标,道德劝诫只是说教。——周国平

心理门诊应该开设这门课程,按疗程收费。
抑郁症乃至精神疾病的确应该多读些哲学类书籍。
精神疾病患者都是缺少智慧的善良之人,坏银从不得这类疾病,因为他们没有良心,不得心理疾病。

哲学写作的风格
一个珍爱自己思想的哲学家就应该这样写作:
一方面,努力让那些精致的耳朵听懂每一句话,另一方面,决不为了让那些粗糙的耳朵听懂—它们反正听不懂—而多说一句不必要的话。如此写出的作品,其风格必是简洁的,这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的简洁。——周国平

哲学的用处是让你有一个好的心态。
我们平时过着具体的日子,做着具体的事情,有顺心的时候,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有快乐,也有苦恼、困惑、纠结。哲学就是让你从这个局部中跳出来,看一看人生的全景,想一想人生的大道理。大道理之一,是人生中究竟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这就是价值观。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你就会有好的心态。你再回到局部里去的时候,对于重要的东西,你就能看得准、抓得住,对于不重要的东西,你就会看得开、放得下了。你仍然在过着具体的日子,做着具体的事情,但心态不一样了,境界也不一样了。——周国平

俩个人价值观不同,或者开始相同,但是后来不同步吧,就会造成一人所想所求,另一人熟视无睹。所以婚姻也好,友情也罢,所谓合适:就是你想的也是我想的,你不想的我正好也不爱,就这么简单点事。
再包容点、善待点、日子和和美美好简单哒。
不美满的总是一方要求太多,或单方面付出太多,失衡及不知珍惜造成的。和好不好看、有没有文化无关,跟品行有莫大的关系。

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灵魂的丰富;
道德在于生命互相的同情和灵魂互相的尊重;
信仰在于敬畏生命和提升灵魂;
法治在于保护生命和灵魂的权利;
教育在于生命和灵魂的健康生长;
艺术在于生命和灵魂的自由表达。

——周国平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susubb(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044323/

关于人生
1.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苏格拉底这句名言是最好的注解,就是绝不肯糊里糊涂地或,一定要想明白人生的道理。
2.一个人在世上生活,必须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一是应该要什么,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宝贵的、真正值得争取的。这就是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能够要什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最适合于自己的性情和禀赋。这就是准确的自我认识。
3.不过,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对此往往是不清楚的,这是一个逐渐清晰起来的过程。我想强调的是,你可能暂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但是,你必须知道不要什么。
事实上,一个越是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他就越有把握找到自己真正要的东西。

关于工作
1.人是智力动物,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方面。因此,职业与兴趣一致的确是莫大的幸运。
2.在现实中,人也许只有两种选择:最好是做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其次是尽可能喜欢上自己在做的工作。

关于教育
1.成长的真理是自我教育。
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你们要自己做这个过程的主人。
2.检验一个人的学校教育是否合格,最可靠的尺度是看他走出校门后能否坚持自主学习。
3.真正的教育理应使人在知识勉强保持头脑的自由,在功利世界面前保持心灵的丰富,在物质力量面前保持灵魂的高贵。

关于阅读
叔本华说,期望一个人记住他读过的全部书籍,恰如期望他能在体内储存他吃过的全部食物。
有形的知识不重要,书籍的价值仅在于提供精神营养,而精神营养是无形的,因为它倘若真正起了作用,就必定已化为你的血肉。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